距離上次來太平山已經是10幾年前的事,上次是爸媽和婆婆及二個寶貝,這次只有我們二個並且在連假,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車泊了,因為太平山的房間實在太難訂了啦~~
今天還有一個重點,要挑戰台灣次高的小百岳 三星山,我們一早從桃園出發,在大同鄉的小七簡單的解決早餐,在售票口買票時記得要請工作人員標註,因為我們第二天還要進來,可以不用再買票。
三星山的登山口,就是這個小梯子,在前面的空地停好車,往回走千萬別錯過,雖然現在陽光普照,但在2000公尺的高山,還是有一些些涼意,我們在山下買的麵包,包裝整個膨帳,看起來很欠吃,哈哈~~
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臺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境內,轄屬於大同鄉及南澳鄉。伐木時期太平山與阿里山和八仙山並列台灣三大林場,海拔365~2000公尺,昔日被泰雅族稱為 眠腦 ,有森林蓊鬱的喻意。1936年 台灣日日新報 報導太平山之命名,有意指天下歸於太平之意,1982年伐木結束,太平山轉型為國家森林遊樂區。整個太平山區幅員廣大,面積廣達12,930公頃,包括土場、鳩之澤(仁澤)、中間、白嶺、太平山、茂興、翠峰湖等據點。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林木蓊鬱、群山青翠的景象,區內有溫泉、檜木林、雲海、雪景、湖泊等豐富的景觀資源,以及瀰漫林間、充滿芬多精與陰離子的清新空氣,是走向自然、從事森林育樂與戶外活動的最好場域。
以上資訊來自太平山國家森林官網
沿路應該都是台灣杉樹,高聳的直立著,也被魯凱族稱為"撞到月亮的樹",好可愛的形容
經過一路原始森林的陡上,大約2個多小時,我們終於來到高度2532公尺台灣第二高的小百岳 三星山
由於周圍都被林木包圍,是沒有景觀的啦!!
下山的一路上,落葉非常多,期待春天生氣蓬勃的到來
遠眺對面的高山
拉近距離上面竟然還有白雪覆蓋,台灣真是美麗的福爾摩沙,分明的四季,高低起伏的地形,高山湖泊,四季美景,美不勝收
鮮紅的果子,妳好耀眼
台灣杉樹,幼小時有可愛的球果
接著開車到翠峰山莊的停車場,很多人分享都是吃泡麵和肉粽,今天竟然有炒飯,這是二人份,炒飯都有附湯哦一份120元,我覺得滿可口的在2000公尺的高山可以吃到,美味的餐點,真是太好了!
超級難定的翠峰山屋,住不到裏面,也要在外面拍張照
著名的台灣山毛櫸步道,蜿蜒於柏樹與雪松之間的山徑,可通往巨型山毛櫸森林。
台灣山毛櫸步道位處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翠峰山屋旁,全長3.8公里,步道往返約需4小時,末段可遠眺廣達1,100公頃的台灣山毛櫸純林,春天吐出新綠、夏日碧綠盎然、秋天黃葉耀金、冬季葉落枝枯,四季景色迥異,各具風采。
台灣山毛櫸又稱台灣水青岡,係冰河時期孑遺的珍貴植物,屬殼斗科落葉喬木,分布於海拔1,600 至1,800公尺之間,樹高可達20 公尺以上,多生長於稜線,由於結實率偏低、種子不易發芽,屬台灣珍稀植物。此步道前2.5 公里路段大抵沿昔日運材軌道而行,山徑寬敞平緩,繞行於山腰之間,輕鬆易行,沿途可觀察動物生態、板岩岩壁、翠綠苔蘚、紅檜林、柳杉林、山櫻花林,以及里程碑、工寮、轉轍器等鐵道歷史遺跡。步道自3 公里處漸次離開山腰路,起伏變大,轉折進入稜脈,3.2 公里至步道終點的路段則綿亙於稜線上,成片的山毛櫸林即在稜脈北側迎風坡,係台灣面積最大的山毛櫸純林,妝點著南澳北溪源頭的群山萬嶺。秋季時節,走入步道,眼前搖曳空中的與飄落地面的,盡是金碧輝煌的山毛櫸葉,此番華麗景況係大自然最珍稀奢華的獻禮
以上資訊來自健行筆記
看來最美的季節是秋天,這張是回程拍的,我們看起來都有點累了,我們可是3個小時來回,除了終點外幾乎沒有休息
剛出發時天空還滿亮的,穿縮在柏樹和雪松間的山徑
貼心的踩點設計,避免地形濕滑,我們有做功課 知道要穿雨鞋
山嵐飄散在雲霧間,天氣起伏大,好像快下雨的樣子
走了約2.5公里處,看到這高度變化圖,也是一個警語圖,之後大多是下坡,起伏大,但是回程就是上坡,要考量一下體力哦
約3.2 公里處,就可看到成片的山毛櫸,現在的季節是掉光樹葉的枝幹,但還是非常美,有一種空靈的氛圍
在終點處的觀景台,非常安靜,都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,在大自然的美景下,讓我有置身夢幻之地的感覺
步道終點 3800公尺肯定要拍一下,好不容易啊,等一下要開始上坡了
下一站 如夢幻境的翠峰湖
翠峰湖座落於宜蘭縣太平山與大元山之間,海拔1,840 公尺,雨季時湖面達25 公頃,為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,晨昏變化萬千,四季風情各異。翠峰湖環山步道循著昔日運材軌道路線整建,帶領遊客以近距離來欣賞翠峰湖的湖光水色。步道距太平山莊約40分鐘車程,入口位於翠峰景觀道路15.5公里處,自翠峰湖西側山坡而上,繞過湖泊的北側,與湖泊東側的平元自然步道交會,好似懷抱翠峰湖的雙臂,捧著這顆璀璨的藍寶石。翠峰湖環山步道全長3.95 公里,海拔介於1,900 公尺至2,000公尺之間,提供春浴新綠、夏洗雨霧、秋賞紅葉、冬觀白雪的四季體驗。此步道大部分路段罕有人行活動,加上受到地被植物、枯枝落葉層、苔蘚植物等覆蓋保護,少見地表裸露或流失現象。為保留原始風貌,步道全程採用生態工法,以不破壞原始地表、不干擾底層動物為原則,完成這條兼具懷舊風情與原始生命力的觀湖山徑。
翠峰湖環山步道氣溫低、空氣溼潤,長年籠罩於濃霧細雨之中,造就豐富的苔原生態;此區段多為低溼小平地,溪溝內苔蘚類生長茂密,翠綠欲滴、質地柔軟、吸水力強的泥炭蘚遍地叢生,與兩旁昂然而立的紅檜林形成鮮明對比。豐富的苔原彷彿鋪上了一層天然的的吸音泡棉,也造就出最天然的音響試聽間,也因為遠離塵囂,此處成為一處極為寂靜的地方,在沒有人為干擾的狀況下,測得的最低音量不到25分貝,幾乎靜謐。
2018年翠峰湖畔成立了第一條國家級的「寂靜山徑」,讓走上這一條步道的遊客,透過「聆聽」去感受「聲音地景」,感受自然中每一顆石頭,每一條溪流,每一棵樹,甚至每座山獨有的旋律;透過「聆聽」,保育這一片森林,這些努力,在2022年7月18日世界聆聽日這一天,由世界非營利組織-國際寧靜公園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,授證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成為全球首條「寧靜步道Quiet Trail」。
來到這裡,不妨放慢腳步、緩步徐行,試著打開耳朵去傾聽當下的一切。
以上資訊來自太平山國家森林官網
寧靜的翠峰湖,有一種遺世獨立的 feel,來到這裡大家自然放低音量,聆聽大自然的聲音
美麗的鳥類,我們還有看到很親人的黃喉貂,動作敏捷的跑跑跳跳,很是可愛
上次來到這裡已是10幾年前的事了,當時二個寶貝都還沒讀小學,超可愛的和爸媽及婆婆,都還很勇健的陪我們四處遊玩,真是時光飛逝
鳩之澤因群山環繞,多望溪穿越,而形成澤地,加以棲息鳥類繁多,鳥鳴聲縈繞於翠谷幽蘭,不絕於耳,而得其名。
流水潺潺、鳩鳴關關,這個從詩境裡走出來的景致,讓人將城市的熙熙攘攘拋卻腦後。目前區內規劃有「鳩之澤溫泉」與「鳩之澤自然步道」,來到此地請用最舒適的節奏,享受森林浴與溫泉浴,讓身心都煥然一新。
鳩之澤溫泉
鳩之澤,舊名燒水,即地熱溫泉之意。日治時代,日本伐木工人在此興建溫泉浴室,泡湯成為伐木生活難得的樂趣;日人稱之為「鳩澤溫泉」,1969年更其名為「仁澤溫泉」,至2006年回復「鳩之澤」原名。其泉源係源自於2,200公尺深處的地熱,泉溫約攝氏140 度,泡湯區調至適溫之攝氏38-42 度。泉質清澈,無色無臭,洗後有滑潤感,屬弱鹼性碳酸氫鈉混和泉,能舒暢筋骨、美容養顏,有「美人湯」之譽。為提供遊客不同的泡湯經驗,開放之泡湯設施有露天SPA 池、男女裸湯區及家庭野湯區。其中露天SPA池係將颱風帶來的碩大溪石加以鑿洞,變成創意十足的石頭湯。而男女裸湯區及家庭野湯區的設置,更可讓遊客在翠林幽谷中,同享闊葉樹林中的芬多精及溫潤湯泉。此外,本區設有二座煮蛋槽,終年冒出滾熱溫泉,供遊客DIY 煮蛋,溫泉蛋口感香Q 軟嫩,並散發著獨特的溫泉香,也是泡湯後的一大享受!
以上資訊來自太平山國家森林官網
接下來,我們約開了一個小時的車來到鳩之澤溫泉洗澡和泡湯,露天SPA S池@250元,不限時間,但是,只開放到七點,我們五點到的,人還很多,洗澡要排隊,終於可以泡湯了,這裡有藍寶石的美譽,可以舒緩我們今天超過10公里的健走肌肉放鬆,太好了,大概6點半我們已經洗好出來在煮蛋和玉米,還有泡了一包泡麵,時間很是緊湊,晚餐和明天的早餐大致準備好,我們就開到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入口處,因為售票口8點要關門哦,就定位,就慢慢在車上享用晚餐,大概是連假的關希,車泊的人非常多,大家都保持良好的素質,非常安靜,夜晚的星空非常漂亮,經過一夜好眠,大概是有鳩之澤溫泉的加持,大腿竟然沒有酸痛的感覺,真好
早餐就是昨天煮的溫泉蛋和玉米,加上麥片和咖啡,簡單又美味的早餐,接著再開車回鳩之澤 經過多望吊橋來走步道了
鳩之澤自然步道:穿越多望溪,將進入常綠闊葉林的綠色國度,鳩之澤自然步道全長1.2公里,步行來回約需1小時。步道海拔約520公尺,以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樹林為主,溫和的氣候、充沛的雨量以及河谷地形,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生態、繁茂的蕨類植物、地被植群與各種附生植物,讓翠綠的闊葉樹林擁有豐富的層次,是條可供悠閒漫步、也可進行生態觀察的林間步道。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
一大早就能投入大自然的懷抱,真是太棒了,鳩之澤特殊的地形地貌,真是太吸睛了
咬人貓,上次在鵝公髻山也有很多,被扎到可不得了,要小心些
自然步道,生態豐富,輕鬆好走,很值得一遊
一早煮蛋的遊客,漸漸出現了,管理中心九點才開哦
「中間」群山環抱,挺直茂密的柳杉林,山巒疊翠,視野極為遼闊,因位於昔日鳩之澤、索道起點與蘭台之間,所以稱為中間。
中間服務站設有室內展館,展出太平山之四季景觀、自然生態及園區景點導覽,並有多媒體室,透過觀賞多媒體簡介,更深入了解太平山的人文歷史、四季風情。
本區設有販賣部,展售太平山特色文創商品,因本區方便停車,是您購買太平山獨有文創商品最佳地點。
戶外空間則展示有蒸汽集材機,當年是用於拉動鋼索以拖拉木材,是林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。長度僅110公尺的中間小徑,穿梭於柳杉林下,是開車長途旅行可暫歇、伸展筋骨的好去處。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
藍天白雲加櫻花,真美
228連假的第二天,上山的車子太多了,我們本來要停見晴古道的停車場,已經沒有位子了,只好停其他地方,接著走觀雲棧道
久雨初晴之際可遠眺奇峰崢嶸的聖稜線;午後常有瑰麗如詩的雲海,有時久陷白茫茫的霧中,反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,此乃「見晴」地名之由來。
見晴懷古步道係由太平山「見晴線運材軌道」部分路段整建而成,入口處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3公里處,步道長0.9公里。
行走於步道上有寬廣的視野、平緩的路徑、蒼翠的地貌、筆直的林相,以及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,自然與人文資產皆豐。因此步道整建之時,保留山地運材鐵道特色,傍著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,沿途保有鐵道、木馬、台車輪軸等歷史痕跡,成就一條可觀山觀雲、探索自然、緬懷往昔的懷古步道。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
有一個凸起的山巒,就是大霸尖山,真是很符合它的名字
見晴懷古步道真的很美,我們很幸運的也見到了大晴天,和昨天下山時毛毛細雨大濃霧的天氣真是天壤之別
本來要在太平山莊吃午餐的但是人潮車潮實在太多了,趕快下山才是上策,來到三星鄉吃小吃 ,意外發現一間有85年歷史的冰店,白雪竽冰,真的好吃,但也等了好久啊!
再買宜蘭的皇家烤鴨到娘家給媽媽過生日,祝福媽媽身體健康,平安喜樂,
三天二夜滿滿的行程,開心~~~~~